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西环路1688号 15435006195 almighty@outlook.com

新闻视窗

黄仁勋:中国 AI 自主化浪潮不可逆转

2025-07-21

黄仁勋的坦诚:中国市场的独特性与创新韧性

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,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身着唐装用中文开场,直言 “中国不是众多市场中的一个,而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市场”。这位全球 AI 芯片巨头的掌舵者,在 2025 年第三次访华期间多次强调:“中国 AI 市场无论有没有英伟达都会进步”。这一论断不仅源于他对中国供应链体系的深刻认知 —— 中国运营着 “全球数一数二的供应链体系”,其规模与复杂性堪称 “世界级奇迹”,更基于他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敬畏。

黄仁勋特别提到,中国 AI 研究人员在受限环境中迸发出的创造力令人惊叹。例如,深度求索(DeepSeek)基于英伟达 H20 芯片重新设计 AI 模型运行方式,开发出突破性的 R1 架构,实现了世界一流成果。这种 “压力下的创新” 让他确信:“中国创新的步伐是不可能被阻挡的”。

政策引擎与市场爆发:中国 AI 的双轮驱动

中国政府的战略布局为 AI 发展提供了坚实底座。“十四五” 规划明确提出 “人工智能 +” 行动,计划到 2025 年建设 200 个高标准数字园区,推动智能制造全流程优化。工信部数据显示,中国制造业 AI 应用率正以年均 46% 的速度飙升,预计 2025 年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。政策红利下,AI 技术已渗透至钢铁、港口、农业等关键领域:宝钢通过 AI 优化高炉工艺,能耗降低 15%;全球首个钢铁行业 AI 大模型在湘钢落地,新钢种研发周期缩短 30%。

黄仁勋:中国 AI 自主化浪潮不可逆转

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更为 AI 产业注入强劲动能。2025 年中国 AI 硬件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1.1 万亿元,其中消费电子与公共服务类硬件各占 46% 和 54%。IDC 预测,到 2030 年全球 AI 市场规模将达 17.3 万亿美元,中国作为核心增长极,在亚太地区的 AI 支出占比已超五成。这种增长不仅体现在规模上,更体现在技术深度 —— 阿里云 AI 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,百度智能云收入增速从 2024 年 Q4 的 26% 跃升至 2025 年 Q1 的 42%。

本土突围:从芯片到生态的全栈突破

在英伟达 H100 等高端芯片受限的背景下,中国企业正以 “算力 - 模型 - 应用” 全链条创新实现自主可控。华为昇腾 910B 芯片实测性能已追平 H20,新一代 910C 在特定场景下效率甚至超越 H100。寒武纪思元 370 芯片采用 7nm 工艺,在部分场景能耗比超越国际竞品,2024 年云端产品线收入同比激增 1187%。更具突破性的是珠海皓泽科技的存算一体芯片 VVT300,其算力能效比达 20Tops/W,系统功耗降低 40%,为边缘计算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。

软件生态的构建同样迅猛。华为 MindSpore 框架软硬协同效率已接近英伟达 CUDA 的 80%,科大讯飞与华为联合打造的 “飞星一号” 平台,常态化支持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,长稳运行率达 94%。百度文心一言、阿里通义千问等大模型不仅在中文理解上超越 GPT-4,更在医疗、金融等垂直领域实现规模化落地 —— 讯飞智医助理累计修正 6000 万次错误用药提醒,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准确率超 99%。

全球博弈:技术自主与开放合作的辩证

黄仁勋的言论背后,折射出中美 AI 竞争的深层逻辑。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虽短期影响英伟达在华市场份额(2024 年其中国数据中心加速卡市占率从 95% 降至 58%),但倒逼中国加速技术自主。李飞飞团队发布的《2024 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》显示,中国 AI 专利占比达 61.1%,远超美国的 20.9%,在机器人等领域更是全球领先。这种自主化趋势正重塑全球供应链 —— 华为昇腾芯片供应链本土化率超 85%,德国、法国超算项目开始采用昇腾方案,沙特部分英伟达订单转向华为。

然而,黄仁勋并未放弃中国市场。爱游戏app网页版入口最新版英伟达在华员工已近 4000 人,与小米合作开发自动驾驶软件,并通过 H20 芯片解禁重新切入市场。这种 “竞争与合作并存” 的格局,恰如黄仁勋所言:“对手不是敌人,世界很大,我希望未来我们能继续竞争很多年”。

未来图景:从跟跑到领跑的范式转换

中国 AI 的崛起不仅是技术突破,更是产业范式的革新。斯坦福大学 HAI 报告指出,中国在 AI 专利、机器人等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,正在改写由西方主导的技术标准。例如,中国自主研发的 Manus 智能体在 466 个现实任务中超越 OpenAI DeepResearch,其多重签名验证体系为可信 AI 提供了新范式。这种创新动能正在催生新的商业生态 —— 腾讯利用 AI 优化广告推荐,使效果广告收入显著增长;联想推出人工智能电脑,智能手机业务创并购以来新高。

面对这场智能革命,黄仁勋的判断或许最为清醒:“中国 AI 市场的活力、创新能力和发展速度都是绝无仅有的”。无论是华为昇腾的技术突破,还是寒武纪、珠海皓泽的细分市场创新,都在证明:当政策、市场、技术形成共振,中国 AI 的自主化浪潮已势不可挡。而英伟达等国际企业的角色,将从单纯的技术供应商,转变为全球智能生态的共建者 —— 这或许才是黄仁勋 “无论有没有英伟达都会进步” 背后的深层含义。